Copyright 2019-2024 微推堂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19123967号
核心内容
¡市场份额:2025年4 月二手房找房人数占比显著下滑至 61%,为 2024 年以来最低水平,各能级城市占比均有下降,三四线城市降幅最大,市场波动性突出。
¡分流压力:二手房市场对新房分流压力减弱,回调至28%,结束上升趋势,各能级城市分流压力均回落,城市能级越低,分流压力越大。
¡市场重合度:二手房与新房市场重合度回落至12%,各能级城市重合度均有降低,城市能级越低,重合度越高,低能级城市一二手房客户争夺更激烈。
一、二手房对新房市场影响的核心指标
1.二手房市场找房人数占比(市场份额)
从全国数据来看,4月二手房找房人数占比显著下滑,跌至2024年以来最低水平。当月该占比为61%,较3月下降10个百分点。尽管找房占比仍超六成(多数购房者仍聚焦二手房市场),但已明显缩减。这一变化主要有两方面原因:一是前期政策效应随购房需求逐步释放而减弱;二是新房市场促销力度加大、政策支持强化,分流了部分二手房市场需求,优质新房吸引力提升,促使部分购房者转向新房市场。
从各能级城市表现来看,二手房找房人数占比均呈较大幅度下滑态势。数据显示,各能级城市占比排序为:一线城市(63%)>二线城市(62%)>新一线城市(61%)>三四线城市(59%)。其中,一线城市占比居首,三四线城市垫底,二线城市占比仅比新一线城市高1个百分点,二者差距正逐步收窄。与前期数据对比,各能级城市占比均有不同程度下降。一线城市从2025年3月的70%降至63%,降幅7个百分点,在各能级中降幅最小;二线城市由72%降至62%,降幅达10个百分点,虽绝对值仍高于新一线城市,但降幅显著;三四线城市降幅最大,从71%下滑至59%,下降12个百分点,市场波动性最为突出。
说明:二手房市场找房热度占比计算公式为:二手房找房人数÷市场总找房人数,该指标用于衡量购房者对新房与二手房的关注差异,反应了二手房对新房的形式上的挤压,占比越高表明二手房受关注程度越大,若超过50%则意味着二手房在市场中占据绝对关注优势。
资料来源:安居客研究院【云洞察】产品数据库
2.二手房市场分流压力
随着二手房找房人数占比的下降,短期内二手房对新房市场的分流也在减弱。4月,二手房市场分流压力呈现出显著的回调态势,其压力值为28%,较3月的32%环比下降4个百分点,这一变化结束了自2024年12月以来的上升趋势,回调至2024年10月的水平。从年度对比来看,2025年4月的压力值比去年同期上升了4个百分点,但相较于2025年2月的峰值34%,累计回落了6个百分点,形成了“冲高回落-中枢上移”的年度特征。年均值从2024年的25.8%升至2025年前4个月的31.0%,上升了5.2个百分点,这意味着二手房市场对新房分流趋势性增强,但短期内有所减弱。
从各能级城市表现看,各线城市二手房对新房市场的分流压力均呈不同程度回落,整体仍延续“城市能级越低、分流压力越大”的格局。三四线城市分流压力居首,达34%;二线城市次之,为30%;新一线城市降至26%;一线城市压力最小,仅为20%。从挤压强度波动特征分析,高能级城市展现出更强稳定性,一线城市与新一线城市全年分流压力波动幅度为9%,二线城市振幅扩大至12%,三四线城市波动最为剧烈,达15%。城市能级与市场稳定性、抗风险能力呈正相关,能级越高,市场稳定性越好,抗风险能力越强。政策实施需重点考虑能级差异带来的传导时滞效应,尤其需强化中低能级城市在需求侧管理工具上的创新应用,通过差异化调控策略提升市场应对效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