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两天,行业发生三件大事,有很多共性,值得一起谈谈。
事件一:今天,阿里CEO吴泳铭发公开信,强调“回归初心”,并透露接下来阿里集团将以饱和式投入,聚焦几个核心战役;昨日,阿里还全面打通内部论坛权限,菜鸟、大文娱等各业务BU员工,时隔两年在内网重新相聚,阿里重新回到大一统。
事件二:前天, 吉利汽车宣布极氪汽车即将私有化,通过溢价收购极氪全部股份,若完成,极氪将与吉利汽车完全合并。吉利集团发文说,此举意在聚焦汽车主业,提升资源利用效率,回归一个吉利。
事件三:今天下午,36氪独家报道,蔚来内部发布公告,旗下两个子品牌乐道、萤火虫多项组织部门架构迎来调整,整合进入蔚来体系,涉及乐道品牌产品研发、用户服务、车型营销等部门,以及萤火虫事业部。
这三个事件,有不同的驱动因素,也有不少共同特点。
我们先看看事件不同的背景因素。
一、阿里巴巴回归大一统的原因
1、面临竞争压力:阿里2023年推行的“1+6+N”分权模式,导致资源分散、协同成本飙升。当前面临拼多多市值紧逼、抖音电商崛起、AI赛道大厂竞争、美团vs京东闪购业务新战事,阿里需集中资源应对挑战。
2、AI战略的新需求:AI驱动战略需要全集团数据与资源的深度整合,如AI中台通过分析内网历史数据优化管理流程,分散架构难以支撑饱和式投入的核心战役(如苹果国内版AI服务订单)。
3、组织文化重塑:这两天,阿里通过内网互通、工牌统一、跨集团转岗、复刻湖畔花园等动作,打破阿里分权后的组织惯性,强化“阿里人”身份认同,重拾非典时期的创业精神,这相当于战前动员。
二、极氪合并至吉利控股的原因
1、应对行业竞争:新能源汽车市场进入淘汰赛,特斯拉、比亚迪等头部企业挤压中高端市场,吉利需通过整合极氪与领克形成差异化矩阵。
2、资本市场变化:美股对中概股估值偏低,叠加地缘政治风险,比如美国议员要求审查中概股,私有化可规避监管压力,灵活调整战略。
3、战略聚焦与成本优化:极氪上市后市值长期低迷,且与领克存在产品重叠(如极氪001与领克Z10),吉利之前《台州宣言》,强调回归“一个吉利”,整合技术资源能降低BOM成本5%-8%。
三、蔚来三大品牌整合的原因
1、市场竞争压力:高端电动车市场被特斯拉、BBA挤压,中端市场面临小鹏、问界等价格战,而2024,蔚来主品牌交付量仅22.2万辆,必须通过整合减少资源分散,集中力量打造爆款车型。
2、降本增效压力:2024年蔚来亏损224亿元,多品牌导致研发、渠道重复投入整合乐道、萤火虫的研发与销售体系(如共用换电站、统一后台报表)能进一步减少冗余,今年目标是盈利。
3、品牌定位优化:乐道L60销量不及预期(4月仅4400辆),萤火虫高端小车市场未打开,合并后明确分工:蔚来主攻30万+豪华市场,乐道聚焦家庭用户,萤火虫覆盖10万+小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