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
首页 > 今日新闻 > 出海卖皮卡,广汽的最后一招?

出海卖皮卡,广汽的最后一招?

发布时间:2025-05-10 21:07:54 发布用户: 15210273549

曾经风光无限的地方国企代表,却面临增长失速的境地。

随着2025一季度报的出炉,广汽集团迎来了二十年来的首次亏损。

财报数据显示,2025年一季度广汽集团营业收入为198.79亿元,同比下滑7.82%。归母净利润由盈转亏,实现亏损7.32亿元,同比下滑159.59%;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亏损8.93亿元,同比下滑229.88%。

这种亏损情况,对于这家在合资时代辉煌了近二十年的企业来说,并不多见。

事实上,在过去的近二十年时间里,合资品牌成长于中国汽车产业的兴盛时代,几乎所有的跨国车企都选择进入中国市场,与中国车企合作。

广汽集团便是其中的受益者。如今的广汽丰田、广汽本田,曾经的广汽三菱、广汽菲克,都曾是不少中国消费者的心头好。

然而,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汹涌而来,让合资品牌逐渐在产业中“迷航”。广汽多个合资品牌在中国市场失去声音,即便是丰田、本田等品牌,也面临销量下滑的难题。

而在天平的另一端,新能源业务方面,广汽也似乎错失良机。作为较早在新能源领域布局的传统车企,广汽埃安在过去几年一度是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榜单的常客,但在新技术、新车型的不断冲击下,埃安的市场份额被不断侵占,无论是在网约车市场还是消费者端,埃安旗下车型都逐渐失去声音。

价格战愈演愈烈,对于广汽的冲击越来越大,合资品牌轮番降价、自主车型新车价格挤压,让整个市场进入到了体系化的竞争中。

在2025开年即遭受营收净利双下滑的压力之下,留给广汽调整向前的时间,不多了。

 

1、时代的眼泪

 

走过成立初期的一穷二白时期,成长为华南地区汽车产业的龙头,广汽集团近二十年的成长离不开合资品牌的托举。

彼时,整个华南地区的汽车产业基础相比北方地区稍显薄弱,急需合适的外资伙伴促进转型发展。1997年,广州汽车集团(即广汽集团前身)成立,整个广州汽车产业的合资转型之路开启。

次年广州本田,即后来的广汽本田成立。这个广汽集团首家合资品牌,一度在之后的二十多年内,持续为广汽集团的发展提供养分。

而后的2004年,第二家合资品牌——广汽丰田落户广州。至此,广汽集团旗下的“两田”(即广汽丰田和广汽本田)格局形成。

尝到甜头的广汽,也在合资合作的道路上越走越远。

广汽三菱、广汽菲克、广汽日野,一个个合资品牌抢占着合资时代的红利,成为广汽集团当之无愧的利润奶牛。

但这个红利期也相当短暂。除了“两田”凭借在中国市场较高的认可度得以存留外,上述品牌无一例外成为时代的眼泪。

过去,“两田”所代表的日系合资品牌,一直以可靠性等优势,受到中国消费者的欢迎。雅阁、思域、卡罗拉、凯美瑞等众多车型耳熟能详,并在细分市场畅销。

但中国车市新能源的快速转型,也让这些曾经的“销冠”开始感受到了真切的压力。

尤其是今年一季度。或受持续性的价格战影响,“两田”深陷终端价格促销中,成交价格持续走低,销量也远不如从前。

Copyright 2019-2024 微推堂 版权所有  京ICP备2019123967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