坐在我对面的姚曙明,加入东风日产已经15年了。从东风日产经销商体系到厂家体系,从区域督导到现在东风日产西南营销中心总监,姚曙明亲历了东风日产多年来的发展,也正在“汽车百年未有之大变局”的营销一线,亲历着东风日产的新能源转型。
对话从东风日产刚刚达成1600万辆说起。“1600万辆代表着1600万个用户,以及背后的1600万个中国家庭”。对姚曙明这样的“老东风日产人”来说,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荣誉和责任。
东风日产第1600万辆,对于工厂来说,代表着一辆探陆两驱6座新级别车型的下线;对于日系合资品牌来说,是刷新了整车产销速度新纪录;对于整个行业来说,代表了东风日产是2024年的主流合资车企年累销量中,迄今唯一同比正增长的企业。
但另一方面,合资车企正在中国市场上承受空前的压力。其实也不光是合资车企,全行业都在承受前所未有的重压。从财务报表来看,汽车行业整体利润情况堪忧。2023年中国18家上市车企利润总和还不足500亿,2023年汽车行业利润率仅为5%,低于整个工业企业5.8%的平均水平。而且情况还在继续恶化,根据乘联会的数据,2024年1-4月,汽车行业收入30,742亿元,同比增长8%;但利润率持续下降到4.6%。
正因为背后站着1600万用户。不论市场再艰难,即使是面对全行业的不盈利,即使产业竞争进入“地狱模式”,东风日产也要在巨变中坚持转型、寻求新生。
在交谈中,作为一线的营销负责人,姚曙明没有回避市场的压力。言语之中,更多的是对这个品牌的一份执着和责任。
6月16日,东风日产在1600万辆达成暨成立21周年之际,正式发布“新奋斗·100行动计划”,根据该计划,东风日产将在产品、品牌和研发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升级。此计划是东风日产“GLOCAL新模式”的具体落地,正激励着每一位像姚曙明这样的东风日产人,心之所向、素履以往。
东风日产的“中方赋能”无法复制
明年初首款新能源车上市
早在4月25日,借北京车展舞台,东风日产携4款新能源概念车首发亮相,并带来了“GLOCAL新模式”。东风日产计划在未来3年推出7款新能源车型,车型包括轿车和SUV,动力涵盖纯电和混合动力。
相比此前的全球同步车型ARIYA和e-power电驱系列,东风日产此次是利用自身的技术储备和中国的实际情况,按照日产全球造车标准的一次“更精准定位”。
将外方母公司的全球产品引入中国并进行本土化改进,是合资品牌的标准模式,而现在包括东风日产在内,更多合资车企针对新能源转型,都在强化“中方赋能”甚至还开始反哺海外市场。
那么东风日产的“GLOCAL新模式”,即融合global(全球)和local(本土)的经验和优势,打造“创新源自中国、销售面向世界”的全新模式,跟其他合资车企有什么不一样呢?
最大的区别,就是不可复制的文化优势。
时光回溯到2005年,《东风日产行动纲领》发布,通过“一个团队、一个信念、一种声音”的理念,将合资双方的优势,以务实灵活和创新的姿态融为一体,形成具有鲜明个性和持久竞争力的独特企业文化——从“合资”到“合心”,坚信不疑成为超越不同文化体系,融合不同文化冲突的基石,东风日产也成为中外双方深度融入、合资合作的典范。
一脉相承下来的合资制度和文化,也在此时发挥了巨大的效能。据了解,东风日产推出“新奋斗·100行动计划”,股东双方并没有进行繁琐的谈判,节省了大量的来回博弈时间。极短时间内双方迅速达成了一致,均坚定支持并投入到东风日产的转型。对于此次东风日产全新战略计划的高效落地,给外界的印象就是:速度、准确、务实。抢在其他合资车企之前,北京车展上多款新能源概念车的亮相,也向世人证明了这一点。
因为一以贯之的“一致性”,东风日产转型可以快于其他合资车企。也因为已经坚持了多年的“一致性”,东风日产手里已经有了几张可以迅速打出的王牌。
第一张王牌,已经成立了18年的东风日产技术中心,是日产全球四大研发中心之一,同时也是中国最大的乘用车研发中心之一,累计研发投入超100亿元。当年东风日产带头之后,福特、北京现代、通用、大众、马自达、丰田、本田等车企也相继在中国布局研发中心。作为率先成立研发中心的“带头大哥”,东风日产技术中心一直在新能源方面储备实力,在智能动力、智能网联、智能驾驶、平台、车身、安全等领域推进技术创新,并已赋能在启辰品牌上。
第二张王牌,就是东风日产自主品牌——启辰。启辰成立的13年里,经历了脱离东风日产独立,又回归东风日产旗下的过程,而在这十几年间,在合资汽车领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的十几个自主品牌,到今天,已经仅剩宝骏和启辰。虽然很艰难也充满坎坷,但是启辰发展过程中的经验,对于东风日产的新能源发展奠定了基础和经验,积累了巨大财富,也是技术核心成果的体现。
在启辰品牌上,纯电车型出自Vita原生纯电平台、搭载新一代智能车机系统——灯塔OS以及鲁班电池。混动车型已经搭载DD-i插混技术,采用双电机+单挡减速方案。因为启辰的存在,东风日产技术中心经过十几年积淀,成为拥有自研动力技术和整车开发技术的合资车企技术中心。
第三张王牌,早在2002年就成立的联友科技,比东风日产的成立时间还早,是东风汽车旗下的一家软件科技公司,拥有4000多人的软件开发团队。这也使在油车时代的东风日产凭借自主开发的“超智联”和“超智驾”,不依靠外力,一直走在合资品牌的智能化前列。
第四张王牌,东风日产依托东风南方建立了200多家直营经销商体系,在整个经销商渠道中占比20%。这200多家“子弟兵”无论是在平抑区域价格波动,还是不打折扣执行区域营销政策上,都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。
基于这四张王牌,东风日产快速转型新能源赛道,才能适应中国市场独有的竞争节奏,实现高效落地。正如东风有限在2023年11月11日发布的“启DNA+”提到的:中国资产在中国、中国速度为中国、中国标准向全球。可见东风日产已经深刻意识到:中国资产、中国速度、中国标准,是东风日产开拓未来中国市场乃至建设全球新格局的关键。
以“务实”为底色激情飞扬
让快乐做事快乐生活真正落地
在笔者的印象里,东风日产是一家非常务实全面、团队战斗力异常强悍的车企。回想20多年来,即使在市场最好的时候,东风日产也没有过大起大落的经历。之所以能多年占据日系单一品牌销量冠军,更多是来自团队管理、深度挖掘,捏合产品、制度、团队等各种要素,综合起来发挥出最大威力。“从我们营销口来说,从来都是靠每个人去贡献、去拼搏,东风日产的经销商也好,员工也好,真的不一样,很有韧性。”姚曙明所说的韧性,就是业界对东风日产一致的评价——“狼性”,一种带有野性的拼搏精神。
在我与东风日产打交道的岁月里,印象最深刻的是每年重庆车展,区域和经销商每年都要立军令状,年年都要冲刺车展销冠,有条件要上,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。“今年重庆车展,我们仍然是合资品牌中的销冠。”姚曙明告诉我。虽然新能源转型正在进行中,但是燃油赛道的合资品牌相比,东风日产仍然是第一。狼性思维熏陶下的东风日产,早已在多年前就习惯用“存量竞争”的思维去拼、去抢,面对困难,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。
“其实我觉得我们不是卷,是务实。我们知道自己在做什么,得到的产出和进步是什么,让做事快乐,才能让生活快乐”。姚曙明说。
新能源产品遵循日产全球最高标准
人、财、物已经开始全面准备
位于广州的东风日产花都工厂,是日产全球工厂中生产制造能力排第一的工厂。在本土智造能力和领先架构基础上,东风日产依然坚持日产全球“0”的安全理念,比如日产全球首款纯电车Leaf连续8年斩获全球销冠,共计210亿里程保持0重大事故,目前中国市场在售的ARIYA,其安全性能有口皆碑。未来,东风日产同样将为电池提供世界级安全保护,将安全放在新能源产品开发的首位。
而本已具备深厚积累的东风日产,在智能化领域同样进展飞速。最先量产的Epoch纯电轿车,搭载人工智能拓展的物联网功能,将为用户提供轻松舒适、万物互联的使用体验。后续还有在城市和高速都具备自动驾驶功能的Epic,周末全家出行的大空间Evo,以及为商务人士打造的Era。针对现在的保有用户,东风日产也会不断通过OTA升级提升用车体验。
“现在是一个混战的市场,没有办法去做到更长远的规划。都是在变化中去变化,我们需要做的就只能是做好当下。”姚曙明提到,目前东风日产的产品规划只做到2026年,再往后就不好规划了,因为市场变化实在太快了,而作为终端一线的区域负责人,姚曙明提到为了大半年后的第一款车型的销售,目前已经开始在人员方面做准备,比如经销店新增新能源副总监、新能源督导、新能源专员;对于地理位置有优势,或者团队有优势的专营店,则尽可能保留不动。在保持原有的区位优势、用户规模优势之上,加快向新能源的全新形象转型。
驾值观
东风日产21年,是中国汽车工业飞速发展的一个镜面。21年来不变的上下求索、务实奋进的狼性精神,依然是东风日产新时代转型的源动力。
中国汽车市场正进入了一个令人感到陌生、混乱且不讲规则的新阶段。靠流量、靠抄袭、靠偷工减料等等出千式的打法,重新登堂入室成为显学,披着低价格、偶像化和情绪化的外衣,蛀虫一般蚕食着这个行业健康的肌体。这个时候,我们也许需要更多情绪稳定、理智清醒且目光长远的车企,站出来,恢复这个市场健康可持续的价值和秩序。
如东风日产这样不浮躁、不喧嚣,战略清晰,打法明确,将大量研发资源投入到中国本土,具有扎实开发和造车功力的传统车企,未来依然会是中国车市不二的中流砥柱。
坚持“技术日产”标签不变,坚持全球品质的造车操守不变,为用户带来更舒适、更安全、更值得信赖的人、车、生活体验。在新能源转型的赛道上,重回百万辆巅峰,将是东风日产新的征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