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老家是河南的,今年本来有点雄心壮志是想开回河南,玩耍一路,然而节前的高速公路堵车加上降温下雪的新闻,迅速扑灭了我春节自驾回乡的念头。
于是,整个春节假期,我们都没有出过四川。去了阆中、回了我老公的老家简阳、还去彭州宝山泡了温泉度假。算是以躺平模式度过了假期。
感触最大的是,在简阳家里的小镇上,真的是在春节越来越堵了。还记得2005年我们买了家里第一台车的时候,那台富康基本上是小镇上最靓的仔。最重要的是当时街上基本上没有车,后来随着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,面包车和皮卡也越来越多。
今年回去的观察是,豪华车正在逐年增多,从最早开始逐渐闪现的奔驰宝马奥迪和路虎凯迪拉克,到现在感觉回乡过年的豪华品牌快要占了一半。反而是新能源车并不多见,其中比亚迪可见度最高,其次是理想。其他新能源车都是相当小众了。
过年回乡本身,大家都带有一种光耀门楣的感觉,所以我观察到传统大牌如奔驰宝马奥迪、路虎、凯迪拉克具备明显的共识和相对张扬的品牌认知,有意思的是,我在四川小镇看到的路虎和凯迪拉克全是SUV,印象中没见过雷克萨斯,沃尔沃相对也比城市可见比例要少,某种层面上反映出大家对品牌和车型的心理取向来。
主流品牌方面,合资和中国品牌的可见度差不多是一比一。合资中,大众是绝对主力,其他主流品牌的排名和销量榜单保持着基本一致。中国品牌中,前些年长城明显占据上风,这些年抛开比亚迪不谈,吉利、长安则是后来居上。而小众品牌在四川小镇上这么多年来其实都非常罕见。
新能源方面,比亚迪和理想其实印证着一种“插混优先”的心态,纯电当中只有特斯拉的身影更多一些,但其实占比也要远低于比亚迪。而一众新势力品牌中,理想在小镇上堪称一枝独秀。
我想这其中最能反映出的是,四川小镇家庭背景的消费者们,无论日常是生活在小城市还是大城市,面对汹涌而来的新能源浪潮,他们是消费心态和行为都偏向保守的一批人。求稳、不想要里程焦虑,甚至于内心对尝鲜风险有所排斥,都是他们选择一台可油可电车型的内在动机(当然也有过年回来要开长途的原因)。
其实我开着纯电车回乡,发现公共充电桩作为基础设施发展得特别快,然而小镇上有没有充电桩所谓并不大,因为随着城市的发展,小镇早已经被一条主干道穿过,开车几分钟在公交车总站,就有一个规模又大设备维护又好的国家电网充电站可以使用。
回想起以前,要从城里回到镇上,开车行驶在狭窄难走仅容双车勉强并行的村道,也要耗费接近40分钟才能抵达;现在路宽了、交通方便了,但车也更多了更堵了。
最后聊聊在高速路上充电的事儿。也算是第一次遇到了充电需要取号码牌,进入充电站的时候工作人员态度很好,跟我们说了前面还有几台车在排队,并分别和我们明确了是哪几台。轮到我们的时候也是她招呼我们开到充电位上的,我不太清楚这是否是标准化服务,但真心为工作人员的态度和细心点赞。
高速路上充电的车型和品牌就没什么太大参考性了,最让我惊讶的是有一台蔚来的新款ES6,它排在我的后面。我纳闷的是为什么他不换电而是花时间在这里排队充电,但考虑到这个休息区并没有换电站,大概率是他的续航不够跑到换电站吧。
可能是运气比较好,排队15分钟,充了30块钱,加起来在充电站待了40分钟左右。老人孩子都下车去休息区吃喝遛狗了,我是在车上开了小憩模式总共睡了半小时。
话说那天下午因为连续玩儿了很多天比较疲惫,当时是吃了午饭就往回走,我突然觉得特别困,已经接近疲劳驾驶的临界点了:咬嘴唇喝水吃东西,还打了自己几巴掌(真打),实测是干啥都没用,就是抑制不住的想闭眼——最有用的,就是马上进入最近的休息区,实实在在眯上那么一会儿。
所以想提醒大家一下,一旦犯困,就一定找到最近的、安全的地方停车休息。哪怕只是踏踏实实闭眼睡个20分钟,起来后再开车精神都会好很多很多。千万不要勉强,也不要节省那个时间。15、20分钟休息换来行车安全,必须值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