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前,“外贸第一大省”广东高规格召开了一场“特别”的座谈会。特别之处在于会议主题和参会人员:15家企业中,有12家来自全国各大电商平台。会议主题则聚焦“电商平台助力内外贸一体化”。(5月11日央视新闻)
长期关注时政新闻的朋友不难发现,近期诸多的经济热点都聚焦同一个问题:内外贸。今年扩内需各项政策加力扩围,3月印发的《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》明确“提高内外贸一体化水平”。4月25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,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,提出要“加快推动内外贸一体化”。在全球贸易形势不确定性加大的今天,内外贸“两条腿”走路,不是企业应对风险挑战的权宜之计,而是转型升级的重要契机、锻造全球竞争力的必经之路。
一件产品要同时走进两个市场、在内在外皆有口碑,这既意味着广阔蓝海,也带来了未知挑战。对“外贸第一大省”广东而言,一体化之路并非一片坦途,面对不同考验,更需在内外融合中见招拆招、抢抓机遇。
闯关夺隘,需练好“内功”。于广大企业而言,要主动加快业务转型实现自我“造血”。具体来说,要通过调研摸清不同市场的“性格”和“水温”,因地制宜地调整经营策略;通过提升产品附加值、优化市场布局、加强技术创新、提高外贸优品认知度等方式,推出更多好产品、积极开拓新的发展空间。在这方面,不少企业已尝到内外贸一体化的甜头,实现了内外贸“双促进、双增长”的局面。今年一季度,广州市外贸增长17.3%,增速走在全国前列,培育了127家内外贸一体化试点企业,400多家外贸企业成功开辟国内市场。
内外贸一体化之路,并非一蹴而就。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有时“内外有别”,国内国际市场的产品、技术、质量标准不一致,国内外消费者需求也不尽相同,企业仅靠自身不易跨过这一鸿沟。因此,和拥有丰富消费数据的电商平台合作就变得至关重要。加之电商平台有着巨大的流量与模式优势,通过直接采购、流量倾斜、数据分析、营销支持、密集培训等方式,能够快速帮助商家拓展国内市场、跨越“水土不服”这一关。因此,借力电商平台积极“搭梯子”“架桥梁”,无疑会让内外贸一体化更加顺畅和高效,这也是本次座谈会召开的意义所在。
市场形势往往瞬息万变,“有形之手”越善于作为,政策越细致越灵活,一体化之路才能走得更稳健、更高效。5月12日,中美发布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,双方在联合声明中达成多项积极共识。接下来,相关部门应灵活把握市场和生态的深刻变化,努力通过政策引导、标准衔接、平台建设等多维度措施,推动内外贸标准有机衔接、深化制度型开放,让企业可以根据市场形势的变化,在国内国际两种模式间丝滑切换,实现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“双向奔赴”。
2025年一季度数据显示,尽管全球供应链动荡加剧,中国外贸仍展现出强大韧性,以广东为代表的七大省市进出口数据呈现增长趋势,实打实起到了挑大梁作用。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,保持察势顺势驭势的胆识智慧、识变应变求变的勇气作为,就一定能在不确定性中锚定确定性,促进内外贸高质量发展。